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学校一卡通充值_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学校
1.华晨试剑、骏捷扬名,李书福邀请他11次,终成吉利的“****”
2.吉利汽车有那些制造厂?
3.吉利汽车的发展史
4.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怎么样?
5.吉利集团在哪个市?
6.吉利和长安“反目成仇”,竟是为了这个男人?
第10名 华晨汽车-中华
为什么是中华?当然是它,因为它给消费者的希望最大,失望也最大,但是他可以被肯定的地方却是很多的。首先,令消费者失望的是他的外形,同样是花了巨资请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居然搞出那么一个的车头,和车身根本不相配的萎靡的大灯;其次,这样一个车居然和宝马共用喷漆车间,车漆的质量真是出奇的好,估计价格也是因为这个才飙上去的吧;最后,外表喷漆爽了,就要在内部找齐成本,搞的本来很好看的内饰摸上去就象玩具一样。虽然金玉其外但是败絮其中,这样的车消费者能认可吗?不知道传言说尊驰上市后一个月没出一辆车是不是和这些有关呢!中华做自主的品牌这一点是一定要肯定的。毕竟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需要这样一批有胆有为的厂商来发展啊!因此我们肯定中华造车的方向,批判他造车的态度。
第9名 起亚悦达-千里马
仇视千里马是有原因的。老车迷可能都知道1993~1994年推出的现代雅绅(Accent)吧,对,没错就是千里马,一点都没变就被东风给搬到中国来了,还挂了一个中国最好听的名字。想想,今年是2005年,10年前的车就换了个中网现在还在当新车卖,而且最基本型的还和10年前一样没有高位刹车灯,难道又想在中国谱写继桑塔娜之后的第二个神话吗?将近10万的售价真的就那么物有所值?就同一个时期的同级别车来说千里马真的不如羚羊。
第8名 东南汽车-菱帅
一说起菱帅很多的性能Fans可能真的要垂胸顿足,大呼上当了。厂家在推出菱帅时一直在宣称,菱帅拥有三菱兰瑟(Lancer)的血统,可是当你真正要它发挥兰瑟般的性能,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候,你却惊异的发现它居然干不过肉肉的高尔夫,那时的尴尬……就不说了。这个也许就是三菱一开始不让菱帅挂三菱标志的原因吧,怕砸自己的牌子!
第7名 通用别克-赛欧
赛欧现在的价格和它刚出来的时候比可是降了不少啊,相当于打了6折多。直到现在人们才真正知道,赛欧到底值多少钱,这也正是消费者们仇视它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很多人不理解这么小的车,虽然排量也是1.6可油耗怎么就比高一级别的车还要多呢?落后的发动机技术啊!赛欧的原型车可赛也是10以前的车车了。这次新赛欧改头换面,调整了发动机,还降了价格,不知道这次消费者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留待我们日后去求证吧!
第6名 东风雪铁龙-爱丽舍
还记得短命的富康988吗?对,就是爱丽舍的老爸。将老爸整容拉皮加个把万接着卖,居然还挺火。其实消费者恨的就是这个。把原来富康1.6的发动机拿来调教一下再配一个新面孔就是新一代的车型。真不理解,比同级车小很多的空间,不算强劲的动力,凭什么卖10万多?高速行驶的噪音和自动挡换挡时的顿挫,只有车主自己知道啊!
第5名 奇瑞汽车-风云
奇瑞,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人。勇气着实可嘉,可是做出来的车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外形是很早以前捷克Seat品牌下的一款车,具体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基本没怎么改就拿出来卖了,就是这一款风云把奇瑞这个名字顶上了质量第一差的高台。很多人都在盼望奇瑞能有好的表现,到现在为止只有QQ还算说得过去,但同样存在质量问题。前两天得到消息称奇瑞风云的价格已经降到5.48万了,真是没话说了,来抢夏利的市场了,人们都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价钱再结合奇瑞之前的口碑,建议大家还是考虑一下吧!
第4名 吉利汽车-豪情
名字真的很好,可是本质真小气,这款车刚出来时居然连转速表都没有,真是让人很诧异。曾经从化油器转为单点电喷的发动机现在终于换成多点电喷的了,吉利现在已经夺取了奇瑞质量第一差的宝座,近日居然有传言说吉利由于质量问题在北京上拍照可能有困难。丰田的8A发动机不让用了,就自己仿造了一个“8A”,到现在为止没有把那身老夏利的外壳给换掉。其实中国消费者真的很想扶起吉利、红旗、奇瑞等等这样的汽车厂的,怎奈这些厂商都不争气。
第3名 东风日产-蓝鸟
蓝鸟,感觉曾经是一个很高级的车啊。第一批的蓝鸟就那个两头圆圆还往里抽抽的外形,都给我公安同志们下派了,到了二代蓝鸟增加了N多配置,号称当时配置最全的中型车,二十好几万的价格居然被誉为很超值。老掉牙的发动机,N年前的底盘,做了两次拉皮手术,就有了现在的第3代蓝鸟,后排一样那么挤,一样毫无操控性可言,5挡时玩命踩油门它也不会Kick-down。同样的东西又拿来糟蹋阳光,蓝鸟废了就不要再夺走阳光了。现在不论从任何方面比,蓝鸟都没办法和对手竞争。
第2名 一汽大众-捷达
捷达是皮实、耐用、经济的代名词,有80%的用户对它的评价是又爱又恨。爱的就是它的耐用和方便,恨的是,捷达也已经经历了2次拉皮手术了,第一次改成了帕萨特B4的模样,第二次就是现在销售的05款的样子,其间内饰也做了两次变更,把B4从里到外抄了个遍。这个也是10多年的老车型了,中国汽车工业奇迹的第二棵常青树。而且把老当成了优势,什么发动机技术简单好维修,配件成熟价格底,这些我们都承认,是便宜,可是时代是进步的,国外车型每8年就要有一次从底盘到外形的大改款,而中国的车呢?20年一个样,您总不能老拿这些个过时的玩意糊弄我们消费者吧。
第1名 上海大众-桑塔纳
很少有人知道桑塔纳就是帕萨特B2吧。现在帕萨特B6都已经出来了,这种曾祖和曾孙并存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有条件发生,桑塔纳是82年确定在国内生产的,那个时候这车确实是很好了,可是现在是2005年,已经23年了,这车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无愧为中国汽车工业奇迹的第一棵常青树啊 。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老掉牙的祖宗级别的。然后车厂又从巴西把桑塔纳的改型车拿来加了个2000、3000继续玩弄老百姓的感情。价格一路飙升到16万多,到底值不值?您自己琢磨吧!
再看看现在,福特把自己最新的福克斯拿来了,丰田把自己的MARK X和拿来了,现代拿来了最新的NF,铃木拿来了一个最新外壳的雨燕,奔驰国产了新E级,宝马要出国产的新3系……等等,上面这些老家活们真的还能象以前那样很爽的生存下去吗?
华晨试剑、骏捷扬名,李书福邀请他11次,终成吉利的“****”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吉利在打造民族轿车上的执着和艰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结的人都会肃然起敬。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研讨会”甚至用这样的热情洋溢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 剥下轿车的“贵族”外衣 19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 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 李书福就是用这种貌似狂妄的语言,彻底刷新了人们对轿车的理解,颠覆了中国人对制造轿车的敬畏感。这种刷新和颠覆不亚于是中国轿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弥漫在轿车界的“没有20年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车”等悲观、猥琐的论调比比皆是,窒息着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的意志。 在此之后,络绎不绝的中国企业家步上吉利的后尘,意气风发地加入自主研发中国品牌轿车的行列。一支可以与外商叫阵、令世界汽车巨头不敢小觑、让国际传媒惊呼“中国车来了”的力量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吉利的观念创新,成就了中国汽车界的一场革命。 打造强势“吉利军团” 李书福嗜“才”如命。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下大批德馨俱佳的汽车技术人才。这些佼佼者的共同信念,就是期望在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潮中建功立业。然而蜂涌而入的合资企业,无情地扼杀了精英们证明自身价值的报国热情。 当立志“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的李书福树起“招贤纳士”的旗帜,“投奔”者如过江之鲫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短短几年间,吉利旗下英才云集,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多达900余人。其中有工程院院士2名、外国专家8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吉利的决策层、技术管理层、生产制造层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逐步形成科技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很快改变了吉利的面貌。 短短几年,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并投产九大系列不同的车型,其中美人豹、自由舰已在国内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名词,近期投产的还有6款新车型。 在开发手段上,吉利已迅速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全数模的开发方式,拥有每年开发2-3款新车型的研发能力。 逐步掌握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实现了中国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制造、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生产、世界领先国内领先的大升功率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整车设计、匹配、试验、验证技术的全面应用。 如今,吉利已经形成豪情、美日、优利欧、SRV、美人豹、华普、自由舰、吉利金刚、远景等9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谱,拥有1.0L到1.8L的8大系列发动机和JLS160、Z110等8大系列变速器。 不仅仅是注重“引才”,李书福更注重“育才”。自1998年至2005年,吉利先后在临海、北京、海南创办了“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大专院校,培养专业的汽车技工、技师和各类汽车人才。进入2007年,吉利又创办了国内首家培养行业高级专业人才的“浙江吉利汽车工程学院”。在办校同时,吉利又设立了“未来人才基金”,为吉利未来事业定向培养1000名学习成绩好、创业心强、不怕苦、愿奉献,但家庭贫寒的大学生。 李书福最近在接受访时宣称:根据吉利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的规划,吉利共需员工近20万。因此,我们把吉利在校学生增至10万人,平均每年毕业2-3万人,每年进入吉利工作1—2万人。再经过10年的发展,一个年产销200万辆汽车的吉利集团公司就有了基本的人才保证。 只有自主开发方能命运自主 李书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也就是说主权经济,你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进入轿车行业后,吉利是怎样把这个“主权”始终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的呢? 一是下大力气攻克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李书福提出,吉利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整车技术。为此,吉利投下巨资,建起现代化的汽车研究院,现代化的基础、电气、道路模拟、多功能实验室,现代化的变速箱、发动机厂……其间自然有无数的艰难困阻,这里毋庸细述,结果则是:479Q发动机下线了,MR479Q系列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了,电力助力转向系统开发成功了……一系列的成功,标志着吉利完全具备了一家自主企业必须拥有的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等开发设计能力。 当然,坚持自主开发并不是“从头开始”,更不是“闭门造车”。相反,吉利愈是坚持自主,愈是注重汲取世界先进技术。吉利没有同世界上的任何汽车公司合资,但却同世界上几十家汽车技术及相关专业公司进行着技术合作,包括引人注目的与英国锰铜合作打造世界名牌出租车。这是一种拥有100%自主权的合作,吉利具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也正是吉利能在较短时间里迅速赶上国际先进造车水平的“奥秘”所在。 二是逐步实现零部件全面国产化。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纺织、五金、机械、模具、塑料、橡胶、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行业都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李书福由此认为,将这些行业的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技术集成优化,就是一辆中国汽车。 正是通过这种整合,吉利与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建起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知识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以本土企业为主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吉利的销量也由此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由1999年的1600辆,跃向1万辆、2万辆、4万辆、8万辆、10万辆、15万辆直到2006年的20.4辆。2007年,集团更把目标锁定在29万辆。 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吉利这一“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的成果灿烂而又辉煌。
参考资料:
吉利汽车有那些制造厂?
上文我们说到2007年5月吉利正式启动战略转型,李书福毅然砍掉“老三样”,让美日、优利欧、豪情成为历史。
为了使吉利顺利完成战略转型,李书福挖人不止,四处招贤纳士。
除了将国际汽车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德国宝马汽车公司驻中国前首席代表董显铨博士纳入吉利阵营当中,李书福还邀请到了原一汽集团总工程师徐兴尧、前一汽副总经理刘鸿源、青岛海尔总经理刘向阳、原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祁国俊等,他们都是吉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比而言,邀请赵福全加盟吉利,就费了很多周折。
赵福全和李书福同岁,有着非常光鲜的海外学业及从业履历,在李书福开始造车的19年,赵福全就当上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产品工程师,数年后更是成为该公司的技术中心研究总监。
2004年,赵福全选择了回国,成为沈阳华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兼任上海汉风汽车设计公司董事长,成了中国汽车行业不多且很知名的海归。
加盟华晨后,赵福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决华晨中华轿车的质量问题。在不断改进原有产品质量的同时,赵福全带领研发团队加速开发新车型。随后,骏捷一战成名,一举扭转了“中华”轿车的品牌形象。
赵福全不仅为华晨留下了骏捷等的优秀产品,也为华晨留下了产品平台,更为华晨留下了一支有能力进行自主研发的优秀团队。
赵福全
为了笼络这名海归,李书福想尽了办法。赵福全记得很清楚,吉利前后邀请了自己11次。
让赵福全有点儿心动的是,李书福提到了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吉利想去美国建立欧美汽车工业公司,他甚至这样许诺赵福全:“那个时候赵总你还可以把你的管理经验、国际背景和研发实力统一地都拿来用。”
对赵福全来说,能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确很具有诱惑力。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么多的交流,让赵福全有机会走进李书福的世界,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越接触越发现,他是用他的一种个性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梦想。”赵福全觉得与李书福具有很多一致性的东西。
2006年11月,赵福全毅然加盟吉利,担任副总裁兼吉利控股欧美汽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在2006年年底正式接管吉利汽车研究院。
赵福全的加盟,帮助吉利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民办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为研究院创建了管理、技术、项目和技能四条职业发展通道,稳定了人才队伍。
赵福全接管吉利研发之后开展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技术体系整合。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他将以前分散在各个公司的研发部门统一到吉利汽车研究院(上海华普除外)。
吉利的整个技术体系以吉利汽车技术中心为主体,下设集团技术部,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吉利汽车研究院,负责具体研发;浙江汽车工程学院,负责高层次人才培养;还有各基地技术部,负责在产产品的质量改进与工艺改良。
这种整合最终让吉利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研发和统一管理,第一次将全集团的技术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合力。
“技术是根,管理是魂”是赵福全曾经提出的理念。所以,在研发能力提升上,赵福全很看重两点:
一是坚持推行产品平台战略和通用化建设。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模块化、标准化和少零件化设计,尽最大可能实现通用化。由于大部分的零部件、结构或材料实现了通用,从而能够以最低的投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和最好的质量完成产品开发。
二是成功地推行了矩阵式管理。
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手段,赵福全带来吉利克服了矩阵管理责权不易明确的缺陷,将其可最大化利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每一个项目都将得到全院的支持。
尽管日后对赵福全的评价不尽相同,但他有国际背景,有汽车行业的历练,而且外语水平很高,他的加入本身对吉利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提升。
在赵福全眼里,吉利未来产品的卖点是什么?李书福、赵福全等人在多次研讨后得出了结论:安全。将安全作为第一大卖点,老百姓才会买单。不过,在安全方面,赵福全和吉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6年,首次参加中汽研C-NCAP碰撞测试的吉利自由舰仅获得二星评价。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2008年远景终于以四星成绩为吉利一雪前耻,这也是自主品牌的第一个四星车型。此后,赵福全提出“保四争五”的目标,要让吉利超过80%的车型达到五星。
2009年12月29日,新推出的吉利“熊猫”更是以45.3的高分获得五星评价,成为首款获得五星的A00级小车。
吉利汽车副总裁赵福全、刘金良为熊猫揭幕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吉利以“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获得“企业自主创新工程” 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吉利是汽车行业此次唯一的获奖企业。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熊猫”面世几个月后,销售公司在经管会上说“现在用户又要退车了”,让赵福全和其他参会人员都蒙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汽车的发展史
1、吉利成都工厂
吉利成都工厂位于成都市,于2009年2月10日正式开工兴建,并在同年10月28日实现了生产基地的竣工暨吉利集团首款SUV全球鹰GX7的成功下线。吉利成都工厂目前只为吉利出产SUV车型,也就是全球鹰GX7和英伦SX7这对双胞胎车型。
2、吉利临海工厂
吉利汽车临海工厂于2013年动工兴建,投资33亿元,占地面积1436亩,配有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基地内拥有两条自动化冲压线和12台瑞典ABB传输机器人、七条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和98台瑞典ABB焊接/涂胶机器人、全封闭恒温喷涂系统以及52台德国杜尔涂装机器人等。目前主要生产帝豪GL、帝豪GS等产品。
3、吉利路桥工厂
吉利该工厂位于浙江台州,该工厂占地面积102平方米,在职员工1400人,下分冲压厂、焊装厂、涂装厂以及总装厂。生产线主要分为,内饰装配线、底盘装配线、最终装配线和两条分装线、全长1026.5米,生产节拍为2分钟/台,可实现多种产品共线生产。
4、吉利知豆兰州工厂
知豆是吉利控股集团与新大洋机电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联合打造微型纯电动车品牌知豆。吉利知豆兰州工厂经过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工作强度的同时,目前总装车间的生产节拍由原来的超过4分钟/辆缩减为3分钟/辆,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具备每天生产160台车的能力,最大年产能可达5万辆。
5、吉利湘潭工厂
吉利湘潭工厂是事吉利在国内第五个汽车生产基地,是吉利汽车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变速器、发动机等主要汽车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建成的车型的冲压、涂装、焊装、总装四大工艺中心及DSI变速箱生产线。
6、吉利宝鸡工厂
宝鸡基地根据吉利集团发展战略部署,于2014年3月开始建设,2016年6月整车下线,总投资高达72亿元人民币,占地1344亩,建设用地1164亩,一次性建成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整车四大主要工艺用房,以及与之配套的联合动力站、油化库、试车跑道、成品车停放区、管理中心、生活配套区等各项设施。
扩展资料
临海基地概况
1、2012年,为满足吉利整体布局,吉利控股集团做出重大决策,将浙江豪情汽车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头门港新区。吉利临海新基地占地1436亩,一期投资33亿元,立志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基地。每个汽车制造厂都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这四部分组成。
2、这个新厂区是2015年12月30日正式投产的,目前主要生产帝豪GS、FE系列。厂区投资14.35亿元全新购了自动化冲压线、自动化焊接生存线、全封闭恒温恒湿喷涂系统等世界先进设备,生产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3、在宽敞明亮的冲压车间里,有两座巨大的玻璃房,一只只巨大的机械手熟练、精准地抓取钢板,将其放入模具。一眨眼的工夫,钢板就压铸成型,被另一只机械手迅速取出。从瑞典引进的ABB机器人,整个车间共有13台,主要用于上件、取件、传输等环节,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复杂情况,玻璃房顶一个**的照相机这个摄像头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它是整个机器人的眼睛。”这个照相机的抓取速度达到毫秒级,无论产品怎么摆放,机器人都可以精准抓取,并通过灵活的机械手进行调整,将钢板完美地放入模具中成型。单单这样一个小小的照相机,就需要花费50万元。
5、和冲压车间一样,现代化制造企业已经完成了机器换人,随处可见高效率运作的机器人,它们帮助人们精准、快速地完成每个生产任务。车间除了安装大滑板式内饰线、吊挂式底盘线、地板链式终装线这几条重要自动化生产线外,还十分重视生产细节上的智能化。走在总装车间里一辆辆**的“小火车”沿着事先设定好的线路,装载着大小不一的物料,有序地往来于生产线之间。
百度百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怎么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多人,连续七年进入世界500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旗下拥有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汽车品牌,规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3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前十强。
1986年,吉利开始创业;
1994年,吉利进入摩托车行业;
1996年,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
1998年,首辆吉利汽车在临海基地下线;
2001年,正式获得生产资质,成为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
2002年,吉利汽车进入中国汽车企业十强;
2003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在香港证券上市(HK:0175);
2006年,吉利入股英国锰铜公司;
2007年,发表《宁波宣言》,宣布战略转型;
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
2012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2013年,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成立;
2014年,吉利三品牌归一,发布全新品牌架构;
2015年,吉利博瑞上市,进入精品车3.0时代;
2016年,发布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发布LYNK&CO品牌(领克);
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DRB旗下宝腾汽车及路特斯股份,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执股股东。
2017年,领克汽车合资公司、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成立,高端合资品牌领克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
2018年,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其第一股东。
2018年,与中铁投、腾讯共同组建的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动车组Wi-Fi平台建设经营取得重要进展。
2018年,与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2018年,与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最高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等项目合作。
2018年,与中国电信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携手构建智慧立体化出行生态。
2018年,吉利与宝腾合作首款新车——宝腾X70在吉隆坡正式上市。
吉利集团在哪个市?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是2006-04-17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湘潭市九华工业园风光路。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300790349409N,企业法人俞学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经济型轿车及其发动机和零配件的制造(凭目录生产),农业机械(不含农用车)及配件制造;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上述经营范围属 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凭专项审批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吉利和长安“反目成仇”,竟是为了这个男人?
吉利集团总部在杭州市。
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德国法兰克福、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建有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研发、设计人员超过2万人,拥有大量发明创新专利。
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白罗斯、马来西亚建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拥有各类销售网点超过4000家,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吉利集团旗下品牌:
吉利控股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并涵盖出行服务、数字科技、金融服务、教育等业务的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旗下拥有吉利、领克、极氪、几何、沃尔沃、极星、宝腾、路特斯、英伦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
曹操出行、钱江摩托、盛宝银行、铭泰等品牌,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激光通讯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提升能力,积极布局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
以上内容参考 吉利集团-集团概况
大家好,我是你们爱吃瓜的社长。
前段时间,吉利和长安之间的设计纠纷,可是牵动了无数吃瓜群众的心。
刚发布完系列的吉利,转头就收到长安发来的一封律师函,称吉利的“之光”原型车,抄袭了长安汽车的设计。
吉利的反应也很快,第二天就回敬了一封声明,拒绝长安“泼脏水”:“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且“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来一回过招完毕之后,竟再无后续,长安没有针对吉利的反驳发出第二封律师函,吉利也没有因长安的“污蔑”而进一步要求对簿公堂。
想想倒是可以理解,抄袭向来是个难以界定的老大难问题,想要彻底掰扯清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讲都成本过高。
不如各自放句狠话,表明一下态度,接下来该干嘛干嘛。
一个冷知识:律师函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只是作为一种非官方文件,表达当事人对的某种看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威胁:再不收敛点,你小子要挨揍!
而双方你来我往的焦点,也早被明眼人看出来,车型设计上的相似度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一位资深设计师——自长安离职、后又入职吉利的陈政。
这位大佬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如今已是吉利集团的设计副总裁,分管吉利设计业务。
“之光”就是由他主导设计的,发布会上还亲自站到台上讲述车型的设计理念,基本算是国内设计师界的天花板了。
但在2022年2月入职吉利之前,陈政可是长安汽车的王牌设计师。
像是长安的销冠车型长安逸动、CS75、UNI引力系列、深蓝系列等等都是他的设计作品,他也直到2021年12月才“因家庭和个人原因”离开长安。
于是不少人据此推测,长安是不满被吉利挖墙角,才发出了那份提出指控抄袭的律师函。
那么,陈政对长安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从2002年毕业之后,陈政就一直在长安任职。他也从一位不起眼的创意设计师,先后历任设计副总经理、设计副总监等职位,并一路做到了长安汽车的全球设计总监。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二十年设计两万里,西学东鉴,融汇东西,是一个从玩电路版的技术宅到观文化的设计师。
说陈政是长安一手培养起来的汽车设计人才,一点不为过。
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都由外国人主导品牌设计的今天,陈政能担任长安汽车集团的全球设计总监,算是极为难得。
一方面体现了长安“汽车界黄埔军校”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证明陈政的确实力不俗。
而陈政在长安汽车长达20年的工作生涯中,除了或参与、或主导一系列车型的设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为长安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人才。
即使是陈政离开之后,这个团队也能让之前的设计风格延续下去。
看一下2022年7月推出的长安深蓝SL03,是不是一些设计元素跟吉利的“之光”也颇为相似?
不过讲道理,在社长看来,长安和吉利这种大企业肯定会针对高管的流动,制定相应的保密政策和竞业协议等等。
真正的“核心设计素材”、“机密文件”,长安必不可能让离职的陈政带走。
但陈政成型多年的个人风格或设计习惯,也不可能因为离职就来个彻底的改头换面。
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长安与吉利之间的设计相似,或许真的无法避免。
只是这种相似,肯定不会再现当年众泰“皮尺部”的辉煌了。
在传说中,众泰的设计部门靠着手中一把皮尺,就能实现对诸多著名车型的精准复刻。
凭借着这番手艺,众泰曾接连推出了酷似保时捷Macan的众泰SR9、酷似奥迪Q3的众泰SR7、酷似大众途观的大迈X5等车型。
甚至连前段时间众泰破产时,拿来抵债的资产清单里,都有一台保时捷Macan……可见其功力之深厚。
而除了臭名昭著的众泰“皮尺部”,当时名噪一时的还有抄袭路虎的陆风(最终被判赔150万),以及被本田起诉山寨却反诉成功,倒获得1600万元赔款的双环。
其实严格来说,国内自主品牌做出这等板上钉钉的抄袭行为,多少也是出于无奈。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相对薄弱,汽车设计人才匮乏,国产车的品牌也没有打响。
想在合资车的统治下撕开一道口子,抄袭和夸张的营销手段,成了为数不多能吸引到消费者关注的方式。
一句话,实力不足,没资格谈原创。
也不是只有众泰一家中国车企干过抄袭的事,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家史同样没有绕开过“逆向研发”的道路。
丰田AA是抄了美国克莱斯勒的Airflow,本田N360“借鉴”了英国的MINI……
但这些黑历史过去,丰田和本田最终成长为拥有丰厚原创实力的国际车企,开发出许多自主设计的经典车型。
时至今日,“借鉴经典”已经成为汽车圈见怪不怪的常见现象,很多后来的经典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成就。
但抄袭,绝不是长久之计。没有任何自主性的拿来主义,只会葬送自己未来的道路。
消费者可以一时戏称“我的法拉利梦想,就靠众泰汽车来圆”,可今天的众泰早已衰败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好不容易2022年说要复产,现在又没消息了)
好在,世纪之初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有一心只想投机取巧的众泰,同样还有扎扎实实积累基础的其他自主品牌。
只是在那个时候,自主品牌需要攻克的首要问题还不是设计,而是技术和质量。
如果把开启比亚迪新能源神话的传说——“王传福干杯电解液”,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标志件。
那么当年自主品牌普遍面临“质量差”、“技术差”的质疑,则是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真实写照。
第一批吉利豪情汽车的生产车间里,每位工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锤子,零件装不进去就来一锤子敲进去。
就这样纯手工打造出来的车,淋雨漏水、关门进烟,连测试都通不过,让李书福一气之下下令把这批车全部砸掉。
后来有技术了,质量也开始能说得过去,总算轮得到设计说话,自主品牌又“吃瘪”了。
因为自主品牌自己设计出来的车,太丑了。
不是中国消费者就喜欢“丑东西”,而是好看的车中国车企做不出来。
漂亮的汽车设计图哪个设计师都能画,但是把一辆车从设计图搬到地面上,需要考虑用料、功能、配置等各方面因素。
怎么让这辆车在设计不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