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知识

吉利汽车股东结构_吉利汽车股权结构

1.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案对其资本结构有何影响

2.吉利公司占沃尔沃百分百的控股权,为什么不能技术共享?

吉利汽车股东结构_吉利汽车股权结构

当理想、小鹏前仆后继的奔赴纳斯达克敲钟、吉利汽车也向着科创板上市冲击......2020年,汽车资本市场显得热闹非凡,迎来了真正的"汽车资本大年"。9月6日,据上海证券显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随着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近千页的招股说明书公布,也意味着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有望即将花落吉利汽车。那么,吉利汽车为何要抢等科创板?其如此顺风顺水的抢滩科创板,靠的是运气,还是必然?

盯上"造富工厂",吉利抢滩好处在哪?

如果非要问新旧势力为何纷纷将触角伸向资本市场,归根结底还在于汽车行业"太烧钱"。简单来说,汽车整车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且行业技术门槛高,对于造车企业而言,没有数百亿资金根本玩不转。业界人士曾坦言,做汽车之前钱怎么也花不完,但做汽车之后却是"钱不够花"。而在角逐IPO的背后,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各有各的焦虑与野心。

作为连续3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吉利汽车,其在港股市值高达1200亿港元。然而,受宏观大环境影响,吉利汽车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2.6%;股东应占利润录得约22.亿元,同比下滑42.7%。与此同时,吉利汽车正在寻求科技转型,但大象转身并不容易。对于处于汽车产业的转型高投入时期的吉利而言,此时登陆科创板融资,补充现金流成为了"水到渠成"。

数据显示,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锣,首批25家公司平均涨幅达140%;如今一年过去了,科创板的"造富神话"仍未停止。据统计,科创板上市一周年,由最初的25家公司发展至140家,募集资金达2000亿元,总市值已超3.3万亿元,数百位亿万富翁由此产生,更有4人身价超百亿元。而自诞生起,科创板便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有加。顺利登陆科创板,意味着快速获得便利的融资来源,抢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吉利募集的200亿资金,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车型产品研发、前瞻技术项目研发、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将使用募集资金80亿元、30亿元、30亿元和60亿元。众所周知,随着当前全球汽车产业都在经历着非常深刻的变革,"新四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这些领域的研发都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这次吉利能成功打通科创板融资渠道,将用更少时间和股权代价融到更多资金,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登陆A股科创板,相当为自己贴上了科技车企的"标签"。

登上"科创板",是车企和消费者的双赢?

作为汽车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吉利汽车曾多次勇于第一个"吃螃蟹",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还是入股戴姆勒,均给行业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此次回归A股市场,吉利汽车同样走在了前列。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A+H股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目前在港股上市的车企中,长城汽车、比亚迪、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都已在A股上市,因此吉利回归A股市场,也算是弥补了其在内地市场的融资短板,进一步打开了融资渠道。目前普通的投资者在境内A股市场的占比很高,这些投资者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公司回归A股市场,对于提升吉利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吉利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有助于匹配其投资需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越来越多良好企业的进入,能够给市场灌输更多价值型投资的理念,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吉利的回归也有助于让国内市场更多地享受到企业创造的红利,在造福大众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进一步反哺产业。

成为科创板第一股,吉利抢滩的底气在哪?

登陆科创板是为了什么?众所周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主要是为了提升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这本身就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吉利登陆科创板也是为了补充在"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方面需要的资金,旨在加速科技转型。而其实,近年来,吉利汽车撕去身上原有"传统车企"标签的意图十分明显,从布局地面科技出行和智慧交通,到转战空域,再到加码航空航天、飞行汽车、高速飞行列车等,吉利汽车"天地一体化"成为了其登陆科创板的底气所在。

新能源汽车方面,吉利旗下有几何品牌、高端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有消息称Polestar大幅扩展在中国的门店;另外,6月,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直租出行平台"小灵狗出行"获得了6.87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移动出行方面,目前,吉利汽车旗下的曹操出行北京公司注册资本新增至1.6亿元,增幅达220%。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也在今年年底前搭载由航天科工研发制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此外,吉利目前已在全球建立起五大工程研发中心,每年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与沃尔沃、路特斯实现品牌协同、研发合作,以及供应链共享到技术标准融合,以欧洲豪华车标准打造出全新一代动力总成"吉利智擎"。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集团内部共有2万余名研发设计人员,专利总数达17677件;单是2019年吉利控股的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元,这一指标已经处于国外品牌平均水平。

主张观点

总体来看,吉利此次登陆科创板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共同促成了此次吉利登陆科创板的契机。天时是,吉利汽车作为绩优标的回归A股,有助于提升国内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质量,扩大A股汽车板块市值,使资金得到更合理分配,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地利是由于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的金融开放,科创板的门槛也相对降低并且融资渠道便捷。人和则是目前普通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占比很高,这些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案对其资本结构有何影响

2020年2月10日,晚间,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双方正在讨论两家公司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公告指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借此将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汽车集团,可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以应对未来挑战。此举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极星、几何每个品牌的独特性。

“拟将合并后的业务于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能进入资本市场。”公告中的这一句话阐述了这一合并的本质,相当于吉利集团整体上市。

需要厘清的是,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0175.HK)”是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其控股方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吉利”包括了三个汽车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吉利和戴姆勒奔驰、宝腾汽车、路特斯等等都是有由利控股集团来参与。同时,吉利控股集团还包括吉利科技集团(太力飞行汽车、曹操出行)、铭泰集团等广泛业务。

一直以来,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其实是大吉利下面的两个不同实体,而两家公司也一直以合资的方式进行合作,包括领克汽车、极星汽车,以及在发动机项目、制造工厂上的合作项目。

其实此前就有消息传出,吉利打算和沃尔沃合并动力总成业务,将旗下的动力总成研发和生产制造进行统一。而这次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希望进行业务合并,就意味着两家公司在业务层面将全面合二为一,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汽车集团”,类似于戴姆勒奔驰、FCA-PSA,或者大众汽车集团、通用汽车这样的拥有200万辆以上规模的全球汽车集团。

2019年,吉利汽车销售了136.2万辆汽车,预计营收在千亿人民币左右,保持了中国品牌冠军的位置。沃尔沃汽车则是突破了70万辆,营业额达到2741亿瑞典克朗,约合1987.5亿人民币。两者合并以后,新集团公司销售规模将轻松突破200万辆,营业额超过3000亿人民币,约合43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

或许,触发李书福对两家公司合并决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正如他在公开信中提到,“当前汽车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变革,电气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商业模式如浪潮一样袭来,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这句话背后暗藏的是汽车行业在2019年所迎面的艰难时光。

大众在去年宣布裁员4000人,奥迪则是裁员9500人,最近奔驰也宣布大概会裁员10000人,至于FCA、日产、三菱、PSA、雷诺等车企更是各有各困扰。

更大的冲击则是来自于特斯拉的冲击。在短短一个月,特斯拉市值超过千亿,接近全球最赚钱的汽车集团——丰田汽车。资本市场对于特斯拉的追捧也让传统造车势力们感受到了“刺骨寒冷”:如此高的市值让埃隆·马斯克近乎有无尽的资金可以加码自己的“电动车帝国”,例如仅需100万股就可以获得超过7亿美元的运营资金;又或者特斯拉决定在中国建厂后就轻松获得28亿美元的和授信。

事实上,特斯拉只是桌面上的“敌人”,背后的科技公司对汽车行业虎视眈眈,包括亚马逊和福特投资的Rivian、谷歌投资的Waymo,还有苹果公司一直秘而不宣的“泰坦”,另外还有Argo、Cruise等无人驾驶公司等等。

可以说,传统汽车公司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路线选择问题,而是必须在电动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化每一条路径都进行投资。在这样的寒冬环境下,无论是吉利汽车还是沃尔沃汽车,甚至包括丰田、宝马、戴姆勒、大众、福特这些巨头都无力单独承担,抱团合并、技术联盟也是必然选项。

从吉利和沃尔沃过去十年的合作来看,双方在技术共享和平台开发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给双方业务合并奠定了足够坚实的基础。最典型的案例就是CMA架构的开发,在这一架构上,吉利给予了百亿资金的投入,得到了动力总成、车型平台、电气化等多方面的回报。

对比早先吉利集团方面曾打算让沃尔沃汽车单独在斯德哥尔摩进行IPO的,此次吉利和沃尔沃合并成新集团进行整体上市显然更有潜力。

一方面,两者合并有了更大的估值想象空间。市场对沃尔沃汽车之前单独IPO仅仅给出了120-180亿美元的估值,大大低于吉利希望的160亿-300亿美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沃尔沃作为老牌欧洲豪华车企缺乏在新能源领域的想象空间。现在沃尔沃加上吉利汽车,给到海外投资者的是整个中国市场的估值参考,同时又让原本吉利汽车的投资者看到了豪华品牌带来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以后,双方可以解决更多的成本问题和产品规划的局限。吉利主导的PMA电动架构可以让沃尔沃在电动化领域得到更多机会;SPA?2.0架构可以推动领克未来五年的向上布局;CMA架构的全面深化能够让旗下子品牌走得更远……与此同时,沃尔沃在安全驾驶上的优势也可以得以继续保持,这是沃尔沃的立身之本,也是新公司重新冲刺“自动驾驶第一阵营”的快速通道。

此外,整体上市之后,吉利集团也将完全理顺旗下品牌的级别和差异化定位问题。从上到下将拥有沃尔沃、领克、吉利等不同价位的品牌,而新能源方面又可以涵盖极星、沃尔沃EV、几何和吉利EV等不同区隔的产品。这在营销成本上也可以减少浪费,各自形成更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

不过现在吉利和沃尔沃还在对此项合并业务进行评估,并未形成详细。双方表示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就重组事宜形成方案,向双方董事会汇报,而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评估此次重组机会。

由于吉利控股和沃尔沃汽车都是吉利集团下属子公司,双方的合并不会有太多障碍,沃尔沃方面的发言人预计新公司在今年年底就可以投入运营。

以当前市场给予吉利汽车市销率1倍左右的估值来测算,沃尔沃和吉利合并后3000亿人民币的营收大概会取得3000亿左右的同等估值。这意味着吉利-沃尔沃汽车集团将超过2500亿市值的上汽集团,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值最大的汽车集团。无论对吉利集团,还是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双方将以怎样的方式完成此次业务合并。最关键的是如何在合并时完成一次百亿美元级别的融资,以充实新集团后续发展的资金要求。有业内人士表示,合并方式可能取股权融资的方式,由香港资本市场上的吉利汽车增发股票或者换股的方式完成整体上市。不过无论如何,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都将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交易。

在此项信息公布之后的第二天,吉利汽车(0175.HK)在盘中股价最高上涨到15.28港元,涨幅超过11%。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公司占沃尔沃百分百的控股权,为什么不能技术共享?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不仅拥有沃尔沃的产品线,还将拥有沃尔沃的知识产权。这对于自主品牌提升技术和品牌都有深远影响,也是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吉利作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生命力顽强。从“请求一次失败的机会”,到现在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汽车,见证了中国汽车“黄金十年”的发展,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逐渐发展壮大。

除了国家力量的有力支撑,民间资本也是“吉沃案”的重要推手。据外媒报道,为成功收购沃尔沃,吉利共计融资额高达27亿美元。这其中,民间资本占了很大一部分。民间资本的介入,说明吉利的实力得到了普遍认同。

上汽收购双龙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收购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运作好并赚钱才是最后的胜利。吉利作为民营企业,每一分钱都从自己的腰包掏出,自然会更心疼一些,因此,在运作的过程中,肯定会考虑更周全、更谨慎。

扩展资料

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将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首次拥有一个全球通行,尤其是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也认可的价值巨大的豪华品牌。吉利可以依托沃尔沃的核心知识产权,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进一步提升吉利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和国际认知度。

中国首位研究汽车产业的应用经济学博士乔梁认为:“从资本市场来看,此次收购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过去大家对吉利的印象就是低端、不够安全,此次如果能够成功地吸收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将它的技术、产品、市场全部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重塑吉利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中新网-新闻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深层次解读

中新网-吉利收购沃尔沃:力量与民间资本的胜利

其实当然是可以的吉利是全额收购的沃尔沃的股权,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技术都收购过来了,吉利目前全资收购花费了18亿美金,但是当年福特收购沃尔沃的时候花费了数十亿美金,这笔买卖做的还是非常值得,其实关键还不是市值问题,而是沃尔沃给吉利带来的品牌提升价值,无论是对吉利还是对沃尔沃的未来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其实简单说沃尔沃集团很大涉足汽车,武器,航天等多个领域,吉利收购的只是沃尔沃轿车这部分的百分百股权,收购的前提是不能因为收购而改变沃尔沃的科研及销售模式。不过科学技术方面来讲,还是要有许多脚踏实地的工作来做的,产品性能、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对成功经验的消化和努力、甚至是进取和发展才能够达到的;也可以说,吉利是任重道远、一个新的起点的开始,吉利在国产汽车品牌里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把目光放长远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就要看他的得与失,先看失,吉利失去的是十几亿美元,还有一点儿债务,仅此而已,当他得到的就多多了,吉利得到了沃尔沃先进的造车技术,一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沃尔沃先进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另外还有沃尔沃多达数千项的技术专利,更直接地说,这些都是吉利花钱也买不来的东西,吉利只花了18个亿就得到了,可以说只要吉利运用得当,这次吉利算是赚大了,再往后几年观察来说,吉利这一步走的很好。

但是话又说回来,实际上吉利虽然收购了沃尔沃,但是人家的还是人家的。吉利只能使用收购之后两家共同研发的技术,沃尔沃以前的技术吉利是不能用的。因为沃尔沃是瑞典的。你想想如果吉利被日本收购,中国会让日本企业随便用吉利的技术吗?而且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之前,还被别的公司收购过,很多技术是和福特共同研发的,所以里面有很多道道,都是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的,现在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好,希望以后可以多多相信国产品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