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物流技术_现代物流介绍
1.汽车物流的主要模式
小汽车托运物流费用根据不同的因素而有所差异。
运输距离是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距离越远,费用就越高。不同的目的地和起始地点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运输成本。如果目的地或起始地点位于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地区,费用可能会相应增加。
而且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也会影响费用。例如,使用陆路运输、海运还是空运等。并且一般来说,大型汽车比小型汽车更昂贵,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车辆重量也会对费用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市场竞争、燃油价格、季节性需求以及运输公司的定价策略等也可能对小汽车托运物流费用产生影响。
小汽车托运的发展:
1、小汽车托运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和运输技术的应用使得小汽车托运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在线预订系统、GPS追踪、安全设施等技术手段的引入,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市场竞争也促进了小汽车托运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托运公司之间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价格以及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影响着小汽车托运行业的发展。许多托运公司取了环保措施,如使用低排放车辆、优化运输路线、推出碳抵消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物流的主要模式
运输系统作为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功能环节,占据着物流成本的一大部分,由于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将会带来可观的物流成本的节约。本文从第三方物流角度出发,研究国内大型汽车公司零部件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系统。
一、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现状
国内汽车物流从8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规模,开始有专业的仓储和运输企业,但主要负责整车物流一块,而且主要是由整车制造企业自身或总经销商负责。由于整车制造企业在核定汽车零部件价格时已经将运费、包装费、工位器具等费用包含在内,故国内汽车零部件基本上是由零部件供应商自行负责零部件的运输、仓储、包装等工作,整车制造企业或总经销商一般提供一个较大规模的零部件总库作为供应商入厂或售后物流集散地。由此造成了如下弊端:
1、零部件供应企业各自拥有独立的零部件物流体系,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仓库或向社会租用,难免出现重复建设、投资较大,利用率不足的现象;
2、用自身能力运输与专业的物流公司相比,物流的成本较高;
3、产品的仓储、运输质损较高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汽车制造企业的全部入厂或售后物流,只有一部分物流公司开始承接零部件企业的运输或仓储业务,以解决零部件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
二、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原则
对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而言,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为保证整个供应链高效、有序、低成本运行,运输系统设计必须放在整个物流系统乃至整个供应链设计之中,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就运输系统设计提出如下设计原则:
1、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中,选择运输工具应优先考虑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车辆、船舶、机车,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运输的质损率最低、并且统一了运输工具规格,在调运过程中,无须多考虑运输工具的适载性,便于进行路径优化。
2、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原则。运输系统的安全是保证物流运输的前提,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运输安全性的首要条件,它包括人身、设备和被运货物的安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应首先了解被运零部件的特性,如重量、体积、贵重程度、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易碎、易燃等危险性),然后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3、运输系统的及时性原则。零部件运输的在途时间和到货的准时性是衡量运输效果的又一重要指标。运输时间的长短和到货的准确性不仅决定着零部件周转的快慢,而且还对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极大,由于运输不及时造成用户缺货,有时会对客户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运输系统的低成本原则。运输成本的多少是衡量运输系统的综合指标,也是影响物流运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运输费用似乎和以上的三个原则存在悖反,如为缩短运输时间,选择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一般会引起运输费用的增加。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包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又要运输系统的成本较低,需要综合考虑全局之后衡量一个最优的方案。
5、运输系统信息化原则。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物流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客户、供应商、物流承运方的数据。以互联网为平台,使用标准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交换,也就是所谓的EDI。为了将移动的车辆也纳入运转的信息链中,则需要使用移动信息系统,比如通过安装车载GPS装置,确定的合同数据、路线数据、车辆数据和行驶数据都被收集起来进行储存、交换、处理。另外还可以进行车辆定位,帮助货运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安排短期取货和到货时间方面作好车辆调度。
三、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模型
以上我们对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并参考国内知名的大型汽车集团物流管理方案,为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的模型设计提出了前提和方案。汽车零部件有上万种类,现在国内普遍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大的分类,便于实施物流管理。比如某集团已形成底盘、内饰、电子电器、动力传动、空调、热加工的六大模块,“模块化”供货已经初步形成。根据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布局。
这样的设计模型,使得物流管理中心作为零部件物流系统的物流总供应商,进行物流的组织实施,各整车厂将每天的生产量、零部件需求量及时间等信息通过连接的信息系统提前传递给物流管理中心,由物流管理中心生成各运输指令分别传递给零部件供应商、运输部门和运输方,并由运输部门和运输承担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输指令,将各整车厂所需的零部件按时送到指定装配区域或仓库。
依据这种运输系统总体构想,分别以整车厂为中心,对各零部件供应商与其所在的位置进行测算,规定在一定范围的公里数以内用直达运输方式。超过规定公里数的以MILKRUN运输方式为主,这种方式适合批量小,送货频率高的零部件,对于大宗的零部件应考虑设立若干个零部件配送中心或中转仓库。
汽车物流的核心在于配送,要解决中国汽车厂商的困惑,我们必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物流配送。在我国汽车行业物流配送发展的过程中,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模式,其中市场配送模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配送模式。
1.市场配送模式,所谓市场配送模式就是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和社会化配送中心,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赢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具体又有两种情况:
(1)公用配送,即面向所有企业。车运输管理和码头运作经验以及高新技术,加上管理着世界上第四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港务局的倾力支持,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物流企业,以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业需要,为中国汽车业提供卓越的物流服务。
(2)合同配送,即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提供长期服务。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广泛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2.合作配送模式,所谓合作配送模式是指若干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挖掘利用个企业现有物流基础上,联合创建配送组织模式。
3.自营配送模式,所谓自营配送模式是指生产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创建完全是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选择自营配送模式的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需要。如:上汽集团自有的安吉物流,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模式将会向其他模式转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