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v电动车用电量_电动车60v能用多久
1.60V电动车每小时需要多少度电?
2.60v20ah充满要几度电
60V×100Ah=6000Wh即6度电;如果充电器转换效率和电池充电效率70%,大约耗电8.5度电充满电池组。效率不会低于70%。
先来看48V的电动车。其主流车型有48V12Ah、48V20Ah的电动车。以48V12Ah的电动车为例,其上限充电终止电压为57.6V(标准电压*1.2=48V*1.2),下限放电截止电压为43.2V(标准电压*0.9=48V*0.9),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平均充电电压为50.4V。
而通过平均充电电压,我们可以计算出48V12Ah电动车的用电量约为0.635度(平均充电电压*电池额定容量*1.05=50.4V*12AH*1.05=635WH)。同理,我们可以得出48V20Ah电动车的用电量约为1.06度。
我们再来看60V的电动车。其主流车型有60V20Ah、60V32Ah的电动车。以60V20Ah的电动车为例,其上限充电终止电压为72V,下限放电截止电压为54V,从而得出平均充电电压为63V。而通过平均充电电压,我们可以计算出60V20Ah电动车的用电量约为1.32度。同理,我们可以得出60V32Ah电动车的用电量约为2.12度。
60V电动车每小时需要多少度电?
电瓶车的蓄电池一般电压为36伏,容量12安培小时,电池功率36伏*12安=442瓦,电瓶车的电机功率有180瓦、240瓦、350瓦等。
充电时如按6小时计,每小时充电电流2安培,每小时充电容量36伏*2安*1小时=72瓦时=0.072千瓦时=0.07度电,6小时共用0.07度*6=0.42度电,如加上充电器的损耗20%,一次充好电需用0.6度。由于充电电流不同,因此充电时间长短不同,但总的充电用电量都是0.6度左右。
: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
目前国内的电瓶车主要用于观光载客、治安巡逻、搬运货物之用,电动观光车的主要用途是在公园、景区、休闲度村、大学、医院、高尔夫球场、房地产公司等场所用作载客,电动巡逻车主要用途是在车站广场、人流密集场所进行治安巡逻,电动搬运车的主要用途是在工厂、港口码头、物流库房等。
电动环卫车主要用途是用于清理场地、清洗路面、转运垃圾等使用。电瓶车使用寿命一般为8至12年,其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1-4年(视使用维护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易网《电动车60伏20毫安充一次电需要几度电?》网页链接
60v20ah充满要几度电
60V的充电器充电电流在3A左右,充电电压在65V左右。
所以每小时大概耗电0.195度。
电动车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第一辆电动车于1881年制造出来,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发展史
初期
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Jedlik ?nyos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1837年,托马斯因此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idson发明了电驱动的火车。今天在路面上依然行驶的有轨电车是184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利。
电池电动车的历史。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
中期
1860——1920阶段: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运用在19世纪的下半叶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1859年法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发明家噶斯顿·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9世纪末期到1920,在早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这形成了以蒸汽、电动和内燃机三分天下汽车市场。
停滞期
1920 ——1990阶段: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汽车市场逐步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只有在少数城市保留着很少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以及很有限的电瓶车(使用铅酸电池组,被使用在高尔夫球场、铲车等领域)。
电动车的发展从此停滞了大半个世纪。随着石油的滚滚流向市场,人们几乎忘记还有电动车的存在。相对运用在电动车上的技术:电驱动、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等等也无法得到发展或运用。
复苏期
1990——至今:石油的日益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让人们重新关注的电动车。1990年之前提倡使用电动车主要还是以民间为主。比如1969年建立的民间学术团体组织:世界电动车协会(World Electric Vehicle Association)。世界电动车协会每一年半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专业电动车学术会议和展览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and Exposition(EVS)。1990年代开始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关注电动车的未来发展并且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在电动车领域。在1990年1月的洛杉矶汽车展上,通用汽车的总裁向全球推介Impact纯电动轿车。1992年福特汽车使用钙硫电池的Ecostar , 1996年丰田汽车使用镍氢电池的RAV4LEV,1996年法国雷诺汽车的Clio, 19年丰田的Prius混合动力轿车下线,19年日产汽车世界上第一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Prairie Joy EV, 1999年本田汽车发布、销售混合动力 Insight。
国内进展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
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
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
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产量仅为5.4万辆,2002年为158万辆,到了200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400多万辆,跃居世界第一,1998-2004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0%。2009年产量达到了2369万辆,同比增长8.2%。相比1998年增长了437倍,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上述统计年份电动自行车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74%左右。
根据行业预测,到2012年,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而仅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市场潜力就超过500亿元。而在2011年3月18日,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但最终沦为“一纸空文”。意味着,电动车行业在长期趋好的环境下正面临巨大的市场生存压力,政策限制将成为众多企业生存悬而未决的一把利剑;而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疲软,恢复乏力,也使得电动车的出口红利将大打折扣。
而在电动汽车方面,《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上报院,《规划》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布置汽车产业新局。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在未来10年投资额将达1000亿元,销量规模锁定世界第一。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分析预测,从2012年到2015年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40%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纯电动车销售,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60v20ah电池充满电需要1.8度电。
60V20AH的电瓶充电器输出电压式72V,输出电流是2~3A,充满一次电需要8~10小时,72V*2.5A*10小时=1.8度电,电动车的60v20A是充电电瓶的容量,而充电器的电压是一般家用电220v,0.5A的容量。
所以,w=V*I=220*0.5=110W=0.11KW,KW.h=0.11kw*1h=0.11kw.h,也就是60v20ah电瓶充电器一小时0.11度电,同压但容量不同的电池,一旦容量偏低,那么其耗电量也会相对偏低。
电动车充电时间
电动车一般充电时长最多不可以超过8小时是最合适的,因为电池的容量和类型不同,充电的速度也不同,分为快充和慢充,快充一般2到3个小时就充满了,所以当电动车的信号灯颜色从红色变成绿色时,那就表明电池已经充满。
电动车电池的容量分为好几种,分别是5AH到50AH,电池也越大,它使用的续航里程越长,例如5AH的电池容量能行驶7公里,50AH能行驶60公里,并且跟环境的影响也有关系,冬天特别冷的情况下充满电,行驶里程会减少百分之20,所以冬天的时候大家可以在电动车充满电的情况下再延长一会充电的时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